航海日誌2023.10.18 瑪卡妮的秋季航行

✐ 冠宇 Isin ✐
- 划槳與掌舵練習:主要讓初學者練習划槳、然後練習掌舵。Makani是帆船,也配備有槳。船員必須有良好的風感,與舵配合,才能去到要去的地方。若遇無風或是逆流,划槳可以幫助脫困。所以划槳的能力在Makani上也非常重要。
- 翻船復原練習:認真的在漁港沙灘外的海上翻船。船上的人只要稍微向右傾,就翻船了,相當容易。但是Makani的桅桿與boom是竹子,所以不會沉下,因此翻船只是向右傾翻110度左右,不會完全上下顛倒。游往ama那一側,稍微用手拉,船就復原了。但是忘了做一件事:應該先收帆,再開始排水。因此帆過水之後會變很重,很有可能再次翻覆。下次要注意。建議大家都要在海上練習。
- 短程風帆練習:風力非常微弱,有一半的時間在划槳前進,其實這樣的航行練習只是為了滿足「想要出海晃晃」的渴望。每天在陸地上,身上海人的部分漸漸萎縮,太想去海上恢復那份海人的開闊。颱風帶來的混濁已經沉澱,海上恢復透明碧藍,乘著Makani在海上,像是被無限放大的寶石圍繞著。
- 長航練習:這次由阿宗跟隨阿翔出帆。出發前一天就發現天氣變成悶悶的,空氣幾乎靜止。當天早上依然如此。他們兩人決定還是出帆,但我提醒他們,這次多了一個「無風返航」的選項。若風力實在太弱,可以選擇回到出發點。但可能需要一路划槳回來。出發後,風力依然微弱,從岸上瞭望,船速非常緩慢。船上開始划槳前進,看看往南能否找到風。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晃蕩,其中還有一次帆瞬間消失,翻船,但立刻復原。翻船的原因要請他們兩位描述。實在沒有風,於是他們決定划槳返航。
✐ 阿翔 ✐
今天本來預計是船團秋季的首次長航,將是阿宗和我執行,不同於夏天的風如此模糊曖昧,秋天來到後,這兩個禮拜都有明確涼爽的東北風,有時甚至有點強勁,這次,我們想要將帆打開,順風從長濱漁港出發,烏石鼻上岸,真正在Makani上感受秋天的海洋。
我在前幾天打從心底覺得會有很好的風,但就在出發前一天,預報卻顯示當天的風非常微弱,大家在群組討論以後,仍然決定要出發去海面看看,大不了就划槳回來吧,這也將會是一個選項。
出發了,出了港嘴,風仍微弱,由我先掌舵,阿宗hiking控帆。
遠方的海面上灰霧濛濛,海與天空交界消融成一塊灰布,要仔細看才看得到三仙台,好幾次和阿宗聊天,聊到偏離航道,得重新瞄準。
沒有風,船在海面上飄浮,海浪起伏的力量很有感覺。我們開始考慮返航的選擇,要在到達定置漁場前作出決定。
看到不遠的地方,海明顯深藍了許多,波浪的紋路也活躍起來,與我們所處,模糊如鏡面的海分界兩邊,我們興奮地覺得也許那裡有風,開始划槳,繼續找風。
差點翻船。為了好划槳,我改右划,身體重心太過靠右, 一個浪從船的左邊來(ama側),差點就要翻船,還好阿宗和我都有即時反應過來(但壓回來後,要趕快回到各自的位子,不然又會翻。)
實在沒有風,我用對講機和岸上的大家說:「沒有風,今天我們決定返航!」
秋天開始後,海流的存在感好像變得明顯許多,都有2.5到3節,我無法在海上以肉眼判別,要不時看一下與陸地相對的地方,才能知道是不是有在前進。
Tacking後,一路上和阿宗聊天,豔麗火熱的夏季已然過去,我們聊:「秋天到了,生活有沒有什麼不同?」
他說他的嗅覺變得很敏感,晚上聞到隔壁鄰居煮飯和菜香,我說我好享受這種溫度和海面的顏色,有時不必真正去哪也很好,就享受在海面上的晃蕩,順便釣魚,最好還能有手沖咖啡。
✐ 阿宗 ✐
也無風雨也無晴,是我這次感到最貼切的註解。
隨著駐村計畫結束,2023的夏日回憶也打包離去,加入船團也不知不覺過了將近五個月,在大家最密集訓練的8~9月,成員們開始陸陸續續累積了各自的長航里程數,因為那時在趕工駐村作品,錯過了好幾次練習的機會,這次終於迎來我的長航初體驗,滿是期待,出發前夕,在航海小組的對話群中冠宇提醒了隔天的海面狀況跟風速等天候資訊,大家一同決議是否要出航,預報指出風力不強(大約3節),浪況平穩,可能會是很慢的航行,得知消息後我傾向可以延期的意見,但一方面我卻也還是滿想出去看看的,於是等待阿翔學長的意見後,我們還是決定出航。
8點船團基地集合,陰涼的秋日早晨,霧氣濃厚,在陸地上也只能感受到一絲絲幽微的涼風,在瞭望台大家又進行了一次討論,確認今天是否要出航,但以這群人的性格,可想而知,結論就是先衝再說了,待船身組裝完畢,我坐上前座,阿翔負責操槳,緩緩的駛出港口,朝向一片霧白前進,相較於夏天出海時看到的海面,這天的波紋和顏色都很不一樣,平靜的像是在湖面上,海的顏色也因為反射了濃霧,海天一色,不是湛藍,而是充滿仙氣的灰白,一路上與阿翔的聊天圍繞在大海因季節變換而產生的差異感到的讚嘆,也無風雨也無晴,在濃霧中若隱若現的指標(三仙台),像是海市蜃樓般,忽明忽滅的前景,我們的衝勁也很快的轉為某種茫然,開始產生猶豫是否繼續向前的念頭,不然換手好了,我們交換作戰崗位,很多時候都產生有在前進的錯覺,但把手浸入海中,才發現只是在原處盤旋,這天的海浪雖然平靜,但當我們遠離港邊差不多2公里左右處,遇到了一道寬而長的海流交界,海水的顏色很明顯的藍了許多,肉眼也可看見海流從四面八方交會,使得航行變得更難前進,阿翔只好不停划槳,我也努力的握槳維持著方向,但可能是某個瞬間遇到了跟船身太過平行的亂流,重心剛好又太偏向右側,一瞬間船就突然向右倒掉了,好險我們的反射神經都算靈敏,並且阿翔比我的經驗更豐富,我跟隨他的背影順勢一起將身體往左,才馬上將船翻回,但也是經過這次小翻才更熟悉穩定船身的平衡是更敏感的,後面的人不需要有太大的動作,盡量將重心維持在正中,由前面的人來壓艙會比較妥當,我們試圖穿越海的亂流區,到達定置漁場或許就能遇到更好的風,不過沒有想像中容易,划槳確實能前進一點,但一停下似乎又被亂流帶回一點,有種進一步退兩步的感覺,雖然停滯不前,但涼爽的天氣跟一片霧茫茫的海上,我們都還是覺得非常舒暢,如果沒有目的地,或許一直停留在這觀察海的跡象,吃堅果喝咖啡也是很棒的航行體驗,不過有任務在身,非常明確的一件事就是,真的沒風,畢竟這是帆船練習,不是獨木舟競賽,即便真的划槳到達目的地,好像也不是我們想要的,而且會很累,所以我的初次長航練習就在離港口不到3公里遠的地方折返,但這也是我第一次可以這麼長時間的感受操控風帆,新增了很多跟Makani微妙的互動,最讓我好奇的還是那一道深藍色的海流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回程時也還是反覆思考著有沒有更多其他有趣的方法和航線,可以讓我們成功抵達烏石鼻,繞更大一圈、把時間拉更長待到黃昏之類的,這次的經驗也像是在跟長濱的山海對話著,祂們告訴我,夏天真的結束了,chill一點不要急,下次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