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min read

航海日誌2023.8.15 南長濱海域11公里長航

當初搬來台東開書店時,我沒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接近海,難道書粥之後要改名成書舟嗎?不知道。人生中第一次的無動力帆船長航,好像在我心裡滲入了什麼。
航海日誌2023.8.15 南長濱海域11公里長航

✐ 耀威 ✐

出發前一天傍晚,冠宇傳訊息提醒我,要我早點休息,同時要我研究一下天氣,試著判斷要從哪裡出發。我回傳我當天的行事曆,告知他行程滿檔無法休息。他看了我的行事曆後回我:「還要游泳!」我跟他說無法去了,駐村工作坊的討論仍在進行中。他說:「你不按照行程,犯規~」

隔天一早,冠宇再度傳訊息與我討論風向。然後我再處理一下事情,便出門去小阿姨早餐店,買了份培根丹麥後,就到船團基地集合。風向又變了,果然如冠宇所說,直到出航那一刻才是真的。

抵達長濱漁港後,卸船、運送、綁繩的例行作業,先跳過不說。好像一個恍神,我就已經坐在Makani的hiking seat上,聽著船長的指示出海了。冠宇在後面掌舵,我在前面控帆,今天長航練習的目的地是烏石鼻。剛出海時風速有4節,從岸邊到港嘴的航行速度,讓我有種兩個小時內就可以抵達烏石鼻的感覺。之前幾次的漁港海灣tacking練習,我都沒有跟到,光是憑著雷射帆船課程以及在與活水湖試航的經驗,使得這次的出海有點戰戰兢兢。漸漸地離漁港越來越遠,感受到海浪帶給船的力量、風帶給帆的力量,以及帆透過主帆繩傳遞到我手上的力量,我的身體有了與船連在一起感覺後,起伏的心才稍微安定下來。

安定下來後,我就開始跟冠宇討論一些事,例如船團的例行作業安排、九月的船團重要活動規劃,很快的喬完後。我們安靜下來,離岸也越來越遠,越遠就越安靜。冠宇說:「等等過了定置漁場後,我們來換手。」嗯,之前在秀姑巒溪出海口練習過海上換位,所以我知道該怎麼做。

在那之前,船頭的方向一直是對著三仙台。過了定置漁場風力漸弱,我們在船上換位,由我掌舵,冠宇控帆。那時風速大約2節,是走路的速度。太陽在頭上曬著,非常的熱,我們輪流喝水,每人三大口。當我意識到雙腿發燙,才想起出航前塗抹椰子油時,忘了也抹一點在腿上。

進入竹湖及南竹湖海域,幾乎沒有風,很奇怪。飄盪的感覺讓人恍惚,甚至還有海流迫使我們倒退。冠宇唱了召喚風的歌,但風沒有聽見。接著他決定划槳前進,我們把船頭再往外調整,試著離岸遠一點,去吃風。大部分的時候,我呆滯的望著前方握著舵,手痠腰痠就調整姿勢,發現腰部稍微靠著ʻiako,右手也伸出去抓著ʻiako時,成為一個三角的狀態是比較舒服的姿勢。有時候我看著海面,發現兩種不同的波紋,有風的地方,波紋像魚鱗,較為細碎。那就要讓Makani維持在魚鱗海面,乘風前進。有時候我分心,找尋海面上有沒有什麼動靜,一下子就聽到冠宇說:「偏了喔!」才發現明明固定好握槳的姿勢,船頭竟然可以偏移那麼多,掌舵的人真的必須非常的專注,直直看向前方。

這趟行程,沒有遇到蜜蜂,也沒有鬼頭刀游過,由於太安靜了,偶爾能聽的到不遠處舢舨上漁夫的呢喃。唯一遇到的奇異現象,是遇到一片垃圾區,不知道是哪邊漂過來的。岸邊盯看我們的是阿翔與芮甄,前兩次的長航,都是阿翔與冠宇。今天換他岸邊支援,偶爾用對講機與我確認海上狀況。芮甄是昨晚在黑糖阿公家問我許多社區營造者的人生疑惑,本來這天她要回台南了,我邀請她留下來參與協助,搬船的勞動與岸邊盯船的沉悶無聊,不知道她回去之後,有沒有後悔。

當我們刻意離岸繞大圈,逐漸脫離南竹湖的無風帶海域,再慢慢進入玉長口、寧埔,我也可以遠遠看見嘎嘎烏賴賴了。但今日冠宇決定要再往南邊才靠岸,避開當時嘎嘎烏賴賴前面沙灘的大浪。我們繼續向著越來越清晰的烏石鼻角方向前進。風速大約2.6節,海有些騷動。那些奔向岸邊的浪,從Makani的左邊將我們舉起,再放下。一波一波,有時候會左右猛力的搖晃一陣。我會盡量把重心壓向ama。心裡浮現的是冠宇說過的話:「Makani真的很穩!」

總算看到預計要登陸的岸了,兩位比小拇指指甲的一半還小的小小的人影在前方,阿翔與芮甄在那邊等著我們。我謹慎的掌著舵,盡量不要讓船偏向左邊的消波塊群。從停泊在沙灘淺水區的舢舨中間穿越,終於上岸。忘了幫我們拍照的阿翔,開玩笑要我們再出去一次,我笑不出來,上岸了人還在晃。3.5小時11.08公里的長航,完成了。當初搬來台東開書店時,我沒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接近海,難道書粥之後要改名成書舟嗎?不知道。人生中第一次的無動力帆船長航,好像在我心裡滲入了什麼。謝謝冠宇的領航。下個禮拜換船團的Eddie老爹出海,為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