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min read

航海日誌2023.8.8 南長濱海域10公里長航

那些史前時代,航行在這片海域,南來北往的航海家,面對台灣這樣詭譎多變的氣候,他們有多麽強大的航海能力!長濱船團的航海行動,也許可以一點點地,用身體,體驗他們的感受。
航海日誌2023.8.8 南長濱海域10公里長航
長濱漁港 —烏石鼻沙灘 10 km
Hele Me Ka Makani 瑪卡妮

✐ 冠宇 Isin ✐

長濱大致上以長濱商店街區為中,分為南北長濱。今天的航行,是在南長濱海岸,從長濱漁港沙灘到烏石鼻沙灘。

從10天前就一直在注意天氣預報。預測今日將吹起南風或是東南風,所以我通知大家,出發地在烏石鼻,準備利用順風或是側風,由南向北航行到長濱漁港沙灘。

但是今天早上9點,大家集合到船團基地的時候,我很驚訝地發現,吹起了北風!

我推測原本的預報是由於陸地被曬熱,上午10點開始會有由海上吹向陸地的東風,是一種對流風。加上籠罩整個台灣南部的西南氣流,來到長濱地區加上對流風,就成為東南風。

但是今天早上,雲層很厚,陸地沒有被曬熱,所以沒有對流風;而西南氣流的角度偏了一點,迴旋在長濱外海造成了東北風。

我感受了一下風向,再加上思考推測,決定:更改航向180度,改由北往南,由長濱漁港沙灘出海,在烏石鼻上岸。若不這樣做,硬要由南往北,頂風而行,也許我們可以辦到,但是不知道要多花多少倍的時間才能抵達。感謝這幾個月以來,船團的海上練習,才能讓我篤定這樣的判斷。而後來證明這個判斷是正確的。

這個經驗讓我遙想,那些史前時代,航行在這片海域,南來北往的航海家,面對台灣這樣詭譎多變的氣候,他們有多麽強大的航海能力!長濱船團的航海行動,也許可以一點點地,用身體,體驗他們的感受。

經由GPS的記錄,今天整個航程有10.5公里,平均時速每小時4.5公里。整個過程,大致上分為幾個階段:

  1. 長濱漁港~定置漁場,風力強,船速快,海浪很平穩。通過定置漁場後,我與阿翔換手,改由阿翔掌舵。
  2. 定置漁場~南竹湖海岸,風力漸弱,在竹湖地區甚至無風,船無法前進。我拿起槳來划了一小段時間,然後我想起了很久以前跟檳榔兄弟學的招喚風的歌,於是我放下槳,在Hiking Seat上唱起。然後風漸漸吹起,微弱的,但船可以慢慢前進。這一段航程,居然在海上出現了蜜蜂,來我頭上的花圈採蜜。
  3. 南竹湖海岸~寧埔海岸,風力增強,船速快,接近寧埔的時候,浪也增大,開始有搖滾的感覺。
  4. 寧埔海岸~烏石鼻沙灘,改換我掌舵,風與浪持續增大,要很費勁保持船的航向。在一個右轉朝向沙灘的時候,風帆由右邊甩到左邊,也就是Gybing,嚇了一跳。我還沒搞懂什麼狀況會Gybing。這時航向是跟海浪一致的,很有衝浪的感覺。瑪卡妮在浪頂很容易調整方向,可以信任大舵槳,全神貫注,最後安全衝上沙灘。

在出航前幾天,我將中央板的位置向前移動了大約15公分,造成了巨大的差別:原本的離風力,改成較易駕馭的向風力。在這幾個月的練習中,我體會到,向風力比離風力好。

另外,我將大舵槳也做了一些升級,使得今天的10.5公里航程中,掌舵變得容易許多。

然後,我發現,我真的確定,海上是另一個世界。很難說明,但時間感空間感都不一樣。2.5小時,卻沒有時間感,好像很快就過去,又好像很久很久。

是一個夢幻般的航行。


✐ 阿翔 ✐

天氣:多雲,有時放晴
風向:東北風
風力:體感約3~4節
浪:1.2m/5秒

早上九點在基地集合時,團長冠宇說:「好像轉北風了。」我心想:「怎麼可能?前幾天的預報不是南風,就是東南風嗎?」我立刻走到馬路旁感受風向,「居然真的轉北風了⋯⋯」

逆風也許得花上三倍以上的時間,當下決定更改航程,改從漁港出發到烏石鼻沙灘。

關於航行 · Makani’s adventure

出港後的風很好,看著tell-tale判斷風向,風速也許有4~5節,我們一路先往外海的方向前進,再來是朝著三仙台和烏石鼻岬角順風航行。

當身體慢慢習慣在海上的韻律後,我的內心浮現一種安心。在hiking seat控帆空檔時,試著將感官擴張到四方,海浪海紋、雲、風、船的起伏,飛過的鳥、蜜蜂、浪划過船的聲音⋯⋯交織成龐大、非文字語言的訊息網絡,每一項變化都像微小的鼓聲,也許訴說著遠方的預兆,我還未能讀取,目前是直接overload的狀態。

我想起在Vaka Moana書裡,老領航員為了訓練下一代的領航員,會到離陸地稍遠的外海,然後停下,讓他在海上仰漂,用身體學習閱讀海浪。冠宇和我說,領航員在海上必須有一次分辨五種浪的本事。

應該是到了南竹湖(右前方的陸地上有一間顯眼的白色空房子),風漸漸變弱,甚至停了,我們開始漂流,我心裡想,「不會是風向開始轉了吧?」,冠宇開始划槳,然後唱起召喚風的歌,他說這是檳榔兄弟以前教他的歌,我靜靜聽,在船上有歌真好,緩慢航行一會,風又回來了,越靠近烏石鼻,風力開始變強,抵著向風力前進的感覺很好。

這次的航行為了繞過定置漁場,離陸地的距離比以往都遠,視野也更開闊,開始有半圓球的感覺。一些時刻,我想像藍天如劇場屏幕瞬間切換成了黑暗夜空,星星隨地球自轉,從海的盡頭升起,落於山的背後。

突然回想到好幾年前,在小說生命中的尋路人裡,看見雙身獨木舟與領航員的故事,有夠像在看奇幻冒險小說,那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船的故事。

「星星指引方向。」這在當代已氾濫而流於煽情的八股台詞,怎麼能夠想到有一天,在海上,我居然開始相信這句話的真實。

關於祝禱

也許是兩個禮拜沒有航行,又或許是Makani要挑戰更長的距離,我發現此次的航行,我內心十分渴望禱念的儀式,於是出發前,我試著向Makani與眼前的大海,投射祝福的意念,祈求帶領,順利完成此次的航行。我們辦到了,這一份開心是屬於一切,屬於Makani和大家的!

備忘錄

  • 大舵左右側加上了兩片木片固定,確實讓掌舵變得更容易了。
  • 中央板的位置往前挪移了15cm,增加舵手動作的空間,這次的航行似乎沒有離風力的出現。
  • 關於風向的改變,冠宇推測有可能是雲層覆蓋,陸地曬得不夠熱,導致海洋與陸地之間的對流風消失,西南氣流的迴旋造成了北風。
  • 試著在海上記住與陸地相對的地方,目前依賴著人造的建築物,定置漁場為永福、處於半山腰的聚落是南竹湖部落、玉長公路口也很好認、很多顆的白球是寧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