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日誌2023.6.27 初階風帆海上練習

長濱漁港港嘴內與以南海域
9:00 am—4:10 pm
Hele Me Ka Makani 瑪卡妮
✐ 冠宇 Isin ✐
透過今天的練習,我希望來參與練船的,有學過雷射帆船的人,都能親自掌舵在海上用瑪卡妮風帆航行。
上午先在港嘴內無浪的區域,不用風帆,前座划槳、後座掌舵,8字型繞行。為何要用8字型?因為這樣才能左轉右轉都練到。掌舵先練平順大圈的轉向,習慣大舵槳之後,最後要練習急轉彎。急轉彎是大舵槳的特色,它讓我們能更靈巧操縱瑪卡妮這種有雙船身的船。在整個過程中,舵手還要練習,對準遠方固定的標的物,不斷微調,直行不歪斜。熟練這些大舵槳的技巧,才能用風帆在海上順暢航行。前座的人努力划槳,也是不錯的練習,一船雙鍛鍊,保持肌力。
中午星瀚本來要去買水餃,結果老闆「心情不美麗」不賣給我們水餃,真是很有長濱「特色」的店家。星瀚改去買來炒麵炒飯。遮陽網太小了,以後想要更大的天幕。
下午,風勢起,把帆裝上。由我和阿翔先掌舵,分別帶初次出海的比爾、Eddie、星瀚,出港嘴到開放海域體驗一下風帆。約好做四~五個tacking之後返航。
然後,再換比爾、Eddie、星瀚掌舵,我或阿翔壓艙,個別出海跑幾個tacking後返航。
每次的航程大約20~30分鐘,大約1.5公里。雖然浪很小,但到了開放海域,還是會經歷大型浮起落下的海浪。這些漸進的過程,讓大家練膽量,漸漸習慣大海。
由於大約是南風,所以出港時大逆風,走Z字型,回港時順風,走直線。真的覺得是很好的練習。而且更確定瑪卡妮的性能很好。
其中有一次,比爾與阿翔似乎沒意識到,當他們吃風不順利,失去前進力量的時候,海流很快的要將他們帶向岸邊。我緊張地跑去遠方他們可能要被浪打上岸的沙灘盯著他們,心裡一直想著「趕快向另一邊tacking!」但他們好像在等什麼,完全沒有動作。等到他們快要被岸邊白色捲浪碰到的時候,才突然做了tacking動作,向另一方向移動,然後返航。是不是海上的錯覺,以為自己釘住不動呢?可能要問一下他們。
這次收船的時候,Eddie發明了用沙灘車運船的方法:很霸氣的把船橫放後座。果然輕鬆多了。
✐ 星翰 ✐
烈日,微浪,東風南風稍壓。
八字繞行,練舵練槳。
「看我們船尾的水痕。」
水與槳連結,槳與手連結,手與腰連結,於是腰與水發生關係。
舵熟了,可以架帆。
「港嘴不大,風從港嘴進來,啟航的角度、taking的時機要抓好。」
「還有左邊消波塊那邊有個白浪有小心嘿。」
椰子樹的枝葉今天很活潑。
「我們來到四節了!」
吃到風每個人都大呼過癮。
但港邊的肉粽會把風都包進去,瑪卡妮吃不到。
「風不夠可以划,免得被拉去包肉粽」
划吧!腰和水再溝通一下吼!
「這次我們試試直接一個taking就繞過右邊的消波塊出港。」
海上敏捷航行要點:動態、頻繁、小幅度。
「這邊出去沒有標的物,可以看與浪的角度。」
「浪的角度?還有流?還有遠方的標的物、向風力、離風力。現在風在哪裡?肉粽有沒有越來近?白浪你還好嗎?」
上古南島民族高科技原來是多核心CPU。
「下次要找個地方坐下來沙盤推演。」
澎湖諸島、龜山、蘭綠、小琉帛琉(?)
你們好嗎?
椰子樹還在向我們招手,太平洋的瑪卡妮一直在吹。
✐ Eddie ✐
Sea trials continue.
Today was a long and very productive day thanks to the training from our Skipper Guanyyu and Firstmate Ahxiang. Every time we sail, I get more of a feel for the handling and response of our lovely vessel, the HMK. I’m beginning to get a more natural feel and less over thinking of what to do on board. There are so many variables produced by the open sea that it will take many trials to understand and properly react to the changing conditions. I’m sure with the patience of our leaders we will become good sailors soon. Looking forward to continuing our sea trials until the time I can write a voyage log.